由康复医学系承办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临床救治研讨会于2021年2月3日晚上七点在线上举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长、国家教学名师王庭槐校长出席本次研讨会并致辞,康复医学系学科带头人何志捷教授主持,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新冠肺炎临床救治组组长覃铁和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立新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区区长周明跟教授出席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医护人员及康复医学系各年级师生有近千人。
王庭槐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呼吸治疗师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颁发16个新职业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呼吸治疗师已然成为稀缺人才,对于呼吸治疗人才的培养也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王庭槐校长还就呼吸治疗学方向的办学理念、发展历程和人才培养目标做了深入阐释。
王庭槐校长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临床救治研讨会致辞
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新冠肺炎临床救治组组长覃铁和教授作《高流量氧疗在新冠肺炎临床救治的应用》专题报告。覃铁和教授围绕新冠肺炎HFNC的优势、时机、调节、和临床观察这四个方面进行讲解,指出HFNC是新冠肺炎氧疗的重要手段,应及早有效实施,并且在氧疗过程中必须做好病情变化的评估、监护和处理;同时提出有以下情况的患者需要尽早氧疗:呼吸频率≥25次/分者;呼吸费力者;PaO2/Fio2≤300mmHg和(或)SpO2≤95%者,并且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机械行性或非机械性的氧疗方法。
覃铁和教授作《高流量氧疗在新冠肺炎临床救治的应用》专题报告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立新教授作《ECMO在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专题报告。周立新教授指出符合ECMO指征,且无禁忌症的危害型患者,应尽早启动ECMO治疗,若延误时机,则会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同时还指出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使用ECMO治疗较为常见,院感控制及凝血管理对患者结局影响至关重要,并且以法国ECMO回顾性研究为例,证明了ECMO治疗后的死亡率低。
周立新教授作《ECMO在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专题报告
系学科带头人何志捷教授授课专题为《无创通气在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何志捷教授为我们介绍了NIPPV介入和切换的条件以及启动NIPPV的标准,详细地讲解了无创呼吸机的模式、相关的参数设置和参考工作流程,以及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和常见的并发症和防治,同时强调了院感防控,是新冠患者呼吸管理的重点,且无创正压通气是新冠患者的生命支持手段及其应用的成功需要掌握其技术要领。
何志捷教授作《无创通气在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区区长周明根教授作《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专题报告。周明根教授就新冠肺炎的现状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镇痛镇静的目的和意义,提出要加强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人文关怀及个体化制定重症新馆肺炎患者镇痛镇静策略的解决措施。
周明根教授作《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专题报告
研讨会进行到尾声,参会全体人员都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例如对于重症新冠病人如何进行俯卧位治疗、临床上普通病人经过哪些条件可能会转为重型患者等,教授们也都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最后由周立新教授为此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对新冠肺炎中逝世的同胞表示默哀,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抗疫的斗志。
系内师生通过此次研讨会学习受益良多。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层度且更贴近临床的认知,也深深感受到康复学子的医学之路任重而道远,纷纷表示将更加坚定自身的信念和目标,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字:蔡巧雯、郭洪武
终审:谭杰文
图片:蔡巧雯、郭洪武
编辑:蔡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