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搜索:

系闻动态

【防疫问答】疫情之下出现焦虑怎么办?


2022-04-02 09:08:30

    一个好的心理状态,对于学习、工作、生活甚至自己的身体情况都会产生积极的正向能量。在新冠肺炎这场战疫中,心理波动是每个人都要过的一关。怎样建立好心态?怎样调节不良情绪?哪些人群有可能发生异常?让我们听听精神卫生领域专家怎么说!


   出现焦虑怎么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王春雪主任表示,焦虑也是有好处的,只要不过度。疫情中,每个人都是战士。普通人虽然不在一线战“疫”,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焦虑、恐慌、紧张。很多人会觉得焦虑是个不好的情绪,其实换个角度,焦虑也是有好处的,可以对我们产生保护作用。举个例子,生活中我们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可能会吐或者拉肚子,目的是把脏东西尽快排出去,出现焦虑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在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本能就会害怕、担心、紧张、恐惧。在这样的状态下,呼吸、心跳会加快,骨骼肌肉变得紧张,胃肠道受到抑制,听觉可能都会变得比以前增强。全身上下所有的器官系统在大脑的支配下重新分配资源,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你。有紧张、害怕的能力,才能够减少我们暴露的危险,所以,焦虑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而且是必须具备的。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司天梅副院长表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焦虑情绪是正常的,但有两类人群要特别警惕:第一类是有既往病史的患者,包括抑郁、焦虑病史的或者其他精神障碍病史。这类人群即使目前处在病情稳定期,疫情作为一个明显应激,可能会成为他们复发的因素。因此呼吁,患者在规律服药期间不要停药,停药不仅有可能会使得稳定的精神疾病出现波动和复发,还可能会有一定的停药反应。第二类人群是高暴露人群,比如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工作人员等。如果抑郁或者焦虑持续程度比较重,比如突然变得特别容易发脾气,情绪很不稳定,入睡也困难,或者是出现睡眠不解乏,效率降低,记忆力下降等情况,一定要警惕,及时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


  (田雅婷整理)


  《光明日报》(2020031506版)


  文章来源:https://news.xhsysu.edu.cn/info/1107/239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