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搜索:

系闻动态

共谋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广州新华学院呼吸治疗学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及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05-13 14:58:30


2025年4月26日,由广州新华学院主办、康复医学系承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协办的“呼吸治疗学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及创新研讨会”在广州新华学院(广州校区D101讲学厅)隆重举行,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顶尖院校、医疗机构及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临床骨干,共同探讨呼吸治疗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本次研讨会是我国呼吸治疗本科教学领域首次召开的全国范围的教学研讨会,既展现了广州新华学院在国内呼吸治疗教育领域的深耕成果,也为全国大专院校与医疗机构搭建了协同创新平台。

研讨会由广州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做开幕致辞,康复医学系主任黄东锋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梁国鹏教授、湖南省人民医院文辉教授、浙江大学王吉梅老师、中日友好医院宋德婧老师做主旨演讲,系统分享学科前沿成果与实践经验;学术交流环节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薇老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赖定锋老师、广东省人民医院陈颖老师与学系全体师生展开热烈讨论,共商呼吸治疗人才培养新方向。


本次研讨会由康复医学系副主任谭杰文教授担任主持,专题报告环节由系专业副主任何志捷教授任主持,康复系、听力系联合党总支副书记刘静丽以及学系全体教师及学生约180人参加会议。


研讨会全体领导专家和康复医学系师生合照。


开幕式:擘画学科发展蓝图



研讨会由康复医学系副主任谭杰文教授主持。广州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呼吸治疗作为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分支,与重症救治、慢病管理及公共卫生应急等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连。他指出,当前我国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基数庞大,亟须通过深化医教协同破解人才储备不足、技术标准待完善等难题。

王校长回顾了康复医学系康复治疗专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我校康复医学系牵头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等多家中大附属医院以及广东省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三甲医院,联合编写了《成人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创机械通气救治流程》,为国内学界业界贡献新华智慧与新华力量。另外,该学系建系十年来为广东输送了四百多名呼吸治疗专业人才,系列相关成果获省级市级教学改革项目支持。


王庭槐校长致开幕词。


专题报告:聚焦前沿与创新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梁国鹏教授作《呼吸治疗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构建与实践》专题报告。他从国家健康战略需求出发,系统剖析了呼吸治疗师的职业价值与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介绍了华西医院在呼吸治疗教育领域的探索:包括五年制本科教育、硕博研究生培养、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及PCCM单修基地建设等创新实践。他强调,院校教育需“保量拔高”,毕业后教育需“规范增量”,专业技能培训需“冲量提质”,为全国呼吸治疗人才同质化培养提供了华西方案。


梁国鹏教授在做主旨演讲以及交流。


康复医学系主任黄东锋教授以《呼吸治疗教育前沿发展及创新能力构建》为题,从国际趋势、国内挑战、新华实践三维度展开论述。他提出,全球呼吸治疗教育正呈现“技术驱动革新”与“能力复合化”趋势,如美国分层认证体系、德国跨学科融合课程、韩国AI呼吸波形分析技术等。


针对国内供需矛盾与行业痛点,黄教授重点介绍了新华学院的创新路径:构建“基础-临床双轨并进”的课程体系,推行“数字化教学+AI辅助”技术融合模式,并通过学校的“三基三严三早”实践教学传统培养兼具临床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黄东锋教授在做主旨演讲。


黄东锋教授在做主旨演讲。


大会主持人谭杰文教授。

研讨会主持人何志捷教授。



学术研讨:共话学科未来


研讨会设专题报告、讨论交流及呼吸治疗工作坊三大板块。


湖南省人民医院文辉教授、浙江大学王吉梅老师、中日友好医院宋德婧老师分别就呼吸治疗师职业定位、本科教学创新及可视化教学体系等议题作分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薇老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赖定锋老师、广东省人民医院陈颖老师与学系全系师生进行了交流研讨,共商呼吸治疗师规范化培训与职业发展路径。


与会专家与师生热烈交流。

与会专家与康复医学系呼吸治疗学学科负责人合影。


康复医学系领导与呼吸治疗学专任老师合影。


下午的“呼吸治疗工作坊”聚焦临床实践,分为机械通气模拟、支气管镜应用及气管插管操作三大模块,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团队指导。通过生理效应分析、困难气道模拟及实操训练,与会师生深度体验了呼吸治疗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

呼吸治疗工作坊课程现场。

呼吸治疗学专业师生研讨会大合影。


本次研讨会是我国呼吸治疗本科教学领域首次召开的全国范围的教学研讨会,既展现了广州新华学院在国内呼吸治疗教育领域的深耕成果,也为全国大专院校与医疗机构搭建了协同创新平台。广州新华学院康复医学系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学科交叉,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文/图 植文秀

初审/吴亚丽、陈颖

复审/谭杰文

终审/刘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