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1年11月18日,康复系、听力系联合党总支组织两系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21人前往龙洞巨幕影院观看爱国影片《长津湖》。
图1:康复系、听力系师生党员出发前合影
电影《长津湖》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惨烈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装备差、补给不足、极寒严酷的环境下,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威国威的故事。电影场面壮观,战斗场景激烈而残酷,零下40度的极寒天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只能啃冻土豆,结果把牙硌掉了;面对敌人投下的标示弹,为了部队的安全,雷公一人抱起标示弹开车引开敌人的轰炸,最后壮烈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严守阵地不退缩,被冻成的“冰雕连”让敌人肃然起敬,影片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再现了当年抗美援朝战争的恢弘场景,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师生党员在观影中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锤炼。
图2
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英勇顽强,舍生忘死,不畏艰难困苦,流血牺牲保和平的精神。我们要倍加珍惜,铭记历史,凝聚力量,在各自的岗位发愤图强,勇于担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上不懈奋斗。
图4:康复系、听力系师生观看《长津湖》影片后合影
康复系、听力系联合党总支供稿
文/林晓婷 图/邝文俊
初审/黎璇 吴亚丽
审核|刘静丽
附:师生观影心得体会:
为更加深入了解新中国史,了解抗美援朝英雄史诗,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集中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真的震撼人心,在如此严寒的环境的中作战,但战士们互相关爱,互相鼓励,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赢得了这场战争。那是什么力量激发出了战士们英勇无畏、舍身忘我的战斗精神?是有一颗坚定的心,有一颗为中华儿女奋斗的决心,有一颗爱党爱国之心......那些最可爱的人将生命留在了那片冰天雪地,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的幸福生活。新时代的我们,应铭记历史,不忘英雄,好好为祖国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亚丽
看完《长津湖》,我由衷地感受到现在生活得来不易,影片中的一句“这场仗我们不打,就会由我们的下一辈来打”,让人泪目。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用血肉为我们拼下来的,我们觉得新时代离战争很遥远,是因为在边境,有一群可爱的人在守护我们,守卫国家,所以要更加珍惜当下。那时的他们为了下一代不再经受战争生活,不顾安危,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英烈们以生命书写的精神史诗,正如明灯般照亮后人前行的路。现在的新一辈,同样用生命保护人民安全,保护国土不容侵犯,向最可爱,最英勇的人致敬,谢谢你们!
——黎璇
观看完《长津湖》后,无数志愿军浴血奋战、不畏强敌,当时的国家没有飞机没有先进的大炮,靠的是志愿军用血肉身躯、必胜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赢得最终的胜利。可以想象,现实的战争比电影呈现的场景会更惨烈,电影中当飞机的轰鸣声、飞机扔下的炸弹爆炸声音无比恐怖,但是志愿军不畏缩不怕死,只为子孙后代不用再打战。我们现今幸福生活、繁荣富强得来不易,电影只是历史的缩影,我们要记住更多牺牲的先烈,革命精神要得到传承。
——陈颖
观看影片时,我们被英烈们顽强不屈的精神、爱国主义情怀深深震撼,“如果这一仗我们不打,就是留给我们下一代打”是他们不断告诉自己的话,为了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先辈们选择把生命献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献给自己热爱的土地。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都是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正如一盏盏明灯照亮后代的路,指引我们、带领我们,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先烈们精神的鼓舞下,当我们民族出现危机的时候,需要人民齐心协力拿起枪走向战场的时候,我们必定能够舍生忘死去作战,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与荣光。
——黄思淇
本人于11月18日下午,随我系党支部的同志们,一起去观看了电影《长津湖》。电影开头的乡村宁静与美好,以及主人公团聚的情景,与其后的战争有着鲜明的对比。当我看到美军攻击无辜的平民百姓,无视我国的边境,狂妄的挑衅并残忍的对当地的百姓空投炸弹,导致无数伤亡时,我有一种无比的憎恨感,美国丑陋的霸权主义显露无遗。当在看到党中央为了这场战争的深思熟虑与无奈,在看到毛岸英同志的毅然坚决投入战斗。当看到无数年轻的战士坐上火车奔向前线时,我已热泪盈眶。我深深的感受到我党在当时的英明与大义,也深深的为战士们的伟大牺牲而感动无比。我越发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与安宁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也越发的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党员教师,应当负起的责任。唯有努力的工作,永远跟党走,坚定的维护党中央,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才能不负千万勇士的牺牲,才能不负我党的英明决策与付出。才能为祖国的进一步繁荣昌盛与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徐菁菁
《长津湖》这部电影展现了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人物群像,通过艰苦卓绝的战争场面展现出先烈前辈们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保家卫国的决心,给人直击人心的震撼。今天,我们之所以能不用再饿肚子、不用再受寒冷,之所以能在电影院里安心地看一场电影,是因为我们处于一个强大的中国。我们一定要永远铭记志愿军英雄,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艰苦战斗的劲头用在提升自身能力上,更好地建设祖国。
——邓韵
今日观看了爱国电影《长津湖》,电影长达两小时余,可是坐在台下却丝毫不觉时间漫长,观影过程中甚至不觉眼泪下流。开头一幕是以吴京为主演连长伍千里归家探亲场景,当他拿着那一叠部位补贴金给着父母,同父母共同憧憬着年后建房的美好愿景,可谁知好景不长,当日晚上就被告知需要重回部队紧急待命,第二日清晨,其母亲知道他要走,可是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因为他母亲知道,他儿子身上肩负着国家的使命,只有我们中国强大起来了,每一个小家才可以更加安定。
到了现在其实也一样,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在,我们中国自身必须不断强大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才能在国际上有立足之地。那做为我们每一个个人,站好自己的岗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向电影中的伍千里、伍佰里、伍万里一样,挺身而出,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程灵
2021年11月18日,党总支党员一起观看了纪律片《长津湖》电影开始时,当伍千里手持大哥伍百里骨灰回家探家那一幕出现时,我的心颤抖了。观影过程中,更是几度泪目。这场战争的残酷程度超出了所有参战人员的想象。相较于敌人的武器精良、物资充沛,我们的志愿军展示则是后勤匮乏、通讯不畅、火力不足。他们不仅要面对第一次参加实弹射击任务的巨大压力,还要面对零下40多度的冰天寒地,但是他们仍然以钢铁般的意志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展现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坚定决心和不畏艰难困苦、坚韧不拔的风骨。致敬我们的志愿军战士!
——曾丽丽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影片《长津湖》重述着抗美援朝历史。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用这场伟大胜利,振奋了民族精神,提振了民族自信,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影片中那一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体现了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国家战略的高瞻远瞩。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影片长津湖也再现了这场战役的残酷悲壮,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惧强敌,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英勇无畏,震撼天地的战斗精神。它告诉了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而战、为谁而战,影片中连长伍千里不让弟弟伍万里对着已经失败、中枪的北极熊军团长官开枪,也告诉了人民,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一群有信仰的战士,而不是杀戮的机器,我们打仗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国家,维护和平。如今的中国国富兵强,曾经羡慕的国之重器我也拥有了,我们的飞机也不用再飞第二遍,我们现在不仅“气足”“钢也足”。我们不会忘记过去那沉痛的历史,我们也没资格去忘记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是先辈们用血与肉换来的。国家不会忘记,我们更不会忘记。历史的车轮总会不停的滚动,先烈们也终将魂归故土。
——邝文俊
《长津湖》这部电影真实还原了抗美援朝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看得我热血澎湃。其中电影面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很触动,他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们不打这一仗,就要让我们的下一代来打。”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烈士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敬仰。中国军人在冰天雪地里吃土豆,挨饿受冻,而美国军人在军营里大口吃肉欢庆感恩节的场景,让我感触颇深。但是在这样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我们的中国军人依然坚守阵地,抗战到底,这就是中国军人精神,也是现在撑起整个中国的民族精神。我们如今美好的生活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身为新一代的新青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守护这份和平呢?
——陈妹
为深入学习新中国史--抗美援朝英雄史诗,发扬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听力系联合党总支组织观看了电影《长津湖》,通过观看该影片,我明白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当年作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重大决策的深远意义。影片中有许多片段感人至深,70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国人民无比渴望和平安宁,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下进入朝鲜战场,这是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肖亮亮
为深入学习新中国史--抗美援朝英雄史诗,发扬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康复系、听力系联合党总支组织观看电影《长津湖》,故事发生在1950年10月,美军攻打朝鲜,我国战士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影片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雷公为了保护战友,减少队伍伤亡,不顾个人危险,自己开车载着标识弹,冒着密集的炮弹冲进美军阵营,最后被美军的战斗机扔下的炮弹给活活炸死了。
战争的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向世界展现了我们不畏强敌的自信。今天,我们的生活安逸、美好、幸福,都是先烈们用肉身所捍卫的,他们将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为祖国更加强大而努力奋斗。
——龚恬音
3个多小时的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深知真实的战场远比电影更加残酷,影片里有一句台词使我印象深刻:“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 是啊,当下我们所拥有的所以幸福都是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敌人都是飞机大炮,而我们的革命烈士却是血肉之躯,敌人吃着烤鸡、面包过着感恩节,而我们的先烈们却是吃着搁牙的冻土豆。我们的志愿军不仅在跟敌人斗而且还在和老天爷斗,忍受着极其恶劣的环境不断挑战人类的生理极限,但是却没有任何一句怨言……看到他们吃的苦、他们做的事,我们却只能泪流满面、只能热血沸腾。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生于华夏,何其有幸!
——吴睿涵
看完《长津湖》这部电影,我被影片中惨烈的战争场面所震撼,也为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所哀婉,观影过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悲愤压抑之情无以言表。影片不但是在向我们讲述一段历史,也是在告诉我们:有无数先烈曾经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生在安定祥和的新中国,生在繁荣富强的新时代,我们是何其有幸,然而,如今的幸福生活并非唾手可得!历代党中央集体励精图治,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处于和平年代,我们更要居安思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任重而道远!亿万中华儿女必须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汇聚成磅礴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林晓婷
本次党日活动,我们观看了电影《长津湖》,使我深有感触,收获颇丰。志愿军取胜,靠的是冷静镇定、扬长避短,靠的是勇敢、战术、勇敢加智慧。我们作为预备党员,虽不需要上战场,也要牢记前辈不怕牺牲、迎难而上的抗美援朝精神,努力学习、精湛自身。
——梁炜青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有着革命烈士带给我们的安稳生活,有仁人志士创造的光明前景,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如今,我们不必担心战乱动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外强虎视眈眈,着力打压中国的发展,华为遭受的一系列不公等就足以让国人清楚,我们身为中国青年,必当心系祖国,肩扛重任,报效祖国。
——丁雪真
《长津湖》这部电影和抗美援朝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当前的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抗美援朝所展现的这种迎难而上、坚定捍卫自身国家核心利益的精神有着非常珍贵的指导借鉴意义。这次观影活动也让我进一步增强了对抗美援朝精神的理解和认识,让我更加的去重视党的历史、研究和借鉴党的历史,让历史带来更多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启示。
——杨嘉仪
什么是英雄?这是年方十九的新兵伍万里曾所疑惑的。当他听到打二十名敌人才算英雄时感到有些遥不可及。毛岸英的“上了战场就是英雄”一句触动了我。无数名朝鲜战场上勇当先锋的中国志愿军怀着理想之光和信念之光,以保家卫国的民族气节与敌人战斗,他们心中都存在着这样一种信念:“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抗美援朝的每一位中国志愿军以平凡,显示出了他们的英雄本色。平凡铸就伟大。
——黄淳欣
影片《长津湖》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的故事。在家休假的连长伍千里接到命令立即归队,本已复员的指导员梅生长途骑车终于与集结北上的队伍会合,领袖之子毛岸英坚决要奔赴前线战场……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捍卫和平,中国军人别无选择,流血牺牲也在所不辞。影片再现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无情,更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血性胆魄,让人看了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 刘静丽